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三个掌柜
的就大力培养,张家先祖凤磐公,也就是名相张四维,便是这般培养出来。

    若不能应试,读书识字之后就是学经商,先学做人,话,在店里当伙计,学着打算盘,算帐目,然后跟着出门跑生意,增长见识,这些功夫下来,没有十年八年是断然不成的。

    若是张瀚的父、祖都还在,或是尚存一位,三个掌柜一定会将张瀚安排在店堂里当伙计,从头学起,可主家无人,只有这一位东主,这般安排就不合适了,会有奴大欺主的嫌疑。

    三人过来见礼,周逢吉有些矜持,毕竟他是和老东主张耘一起开创局面的老人,就算张瀚的父亲张诚在他面前也是子侄辈。

    李遇春看上去更加冷淡,似乎对张瀚有些不满。

    只有梁宏大大咧咧的,他也是最年轻一个,刚满三十,在店中是伙计干到掌柜,他对张瀚笑道:“少东主来是好事,早早上手,我等肩膀上的责任也些。”

    彼此见了礼,却又有些尴尬。

    周逢吉想了想,伸手让道:“少东往店里来,在外头太冷。”

    张瀚点点头,大步在前而行。

    三个掌柜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要以前的张瀚是标准的书呆子,只知道在家里读书,见人话都有些迂腐味道了,而且性子有些怯生,遇到场面上的事就有些退缩。

    可能也是因为知道自己的缺陷,也知道张家暗伏的危机,原本的张瀚才会选择读书应考……他已经是童生,如果考中秀才,地位就有不同,再中举人,就算不中进士,张家在新平堡的地位也就稳了。

    可惜事与愿违,张瀚已经考过几次,都未曾得中,这才赌气寒冬腊月在书房里用功,才会受了风寒。

    张瀚进了店面,开始打量内里的情形。

    店面其实很大,五开间的大门,房子也是五间,当时的五间房可不是后世能比的,算算恐怕有过千平米大,这么大的门面,摆放最多的还是粮食,另外就是茶篓子,油篓,靠南墙放着一些布匹和纸张,还有少量的绸缎一类的贵重货品,北墙角落里放着一些铁锅,半遮半掩的,没有明摆在当间……铁锅这类物资是官市才有的卖,是各军镇用来和鞑子交换马匹的硬通货,私市和市是不准贩卖铁器,以防鞑子买的多了,拿去熔铸了打造铠甲兵器。

    现在的蒙古各部铁器奇缺,生活用具都不够用,铁箭不足,更不必铁甲强兵,因为这种限制,鞑子各部的战斗力持续下降,宣大这边已经很久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了。

    他看了看,又往库房去,里头有过万银子的粮食和茶叶,各库都堆的满满当当的,绸子缎子也有,只是数量很少,这一类的贵重物多是那边的大台吉和贵人们要的,普通牧民绝买不起,想也不敢想,出货量不会太大。

    这时店面中站满了人,三个掌柜和二十来个伙计都站在店堂中,待张瀚看毕了库房回来,各人齐齐打躬,向他这个东主见礼。

    若是原本的张瀚,必定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此时张瀚却是从容自若,向着掌柜和伙计们作揖还礼,起身后,张瀚朗声道:“各位辛苦,此前我在家读书,不曾常到此,今后当日日至此,大家还是同心竭力,要把商号之事做好,有了盈利,自也不会亏待了各人,大家均有好处。”

    周逢吉和李遇春微微点头,李遇春脸上有些惊异,不过隐隐还是藏着一丝不屑,梁宏哈哈一笑,上前道:“少东向来不曾到铺子里来,今日头一回到此,话却是暖着人心,着实叫人佩服。”

    周逢吉道:“既这般,各人还散去做自己的事,莫忙莫乱。”

    众人应诺了散开,各自忙手头的事,三个掌柜和张瀚却是面面相觑起来。

    若张瀚是当伙计,自然也好区处,若张瀚是成年东主,也是好办,店堂后面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1617简介 >大明1617目录 > 第三章 三个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