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正文 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终章
似乎是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刻,当两军相接之后,和记没有丝毫混乱,相反却是迅速做出了最正确的反应。

    以骑制骑,发挥炮火的效力,打断女真人迅速进逼的步伐,逼退明军,步阵调整迎敌,在并不大的战场上,皇太极几乎发现和记每一步的调整和步伐,到现在为止,他相当绝望的发现,商团军没有丝毫错误和疏漏,以现在的地形,战场发展,兵力配给,火力输出,弓矢对火枪还有一搏之力,而这些凶猛的铁骑兵,侧翼游走扰乱女真步骑阵列的红袍轻骑,还有那些厚实如山的商团军步阵,他们正迈着整齐的步伐,犹如魔鬼一般的蜂拥而来。

    商团军步阵的步伐太整齐了,导致一起走动时发出阵阵震动和响动,这是一种独特的韵律,在战场这种地方,这样的阳刚之美,整齐的步伐,整齐的军装,随着步伐跳动上下涌动的刺刀枪林,还有那些舞动的军旗,激昂而整齐的规点声,这一切都象是如重锤一般击打在皇太极的胸口。

    回首看看,尚有一些步骑在几里外的欢喜岭高坡上,那里也落了一些炮弹,所以岭上岭下一片混乱。

    北翼城一带还在混战中,皇太极当然不会知道,历史上他的兄弟睿亲王刚一入关,明军唐通等部就立刻投降了。

    现在杨国柱和黑云龙等人还在浴血奋战,明军的精气神完全不同了。

    事实上一片石之战时,唐通的一万人战斗力不弱,是蓟镇宣大的精华,吴三桂有八万多人,真正可堪三战的才三万人,比起袁崇焕时期的六万精锐还下降了一半。

    而且这三万人也是老兵油子为主,据当时人的记录来看,吴军短兵相接,多半犹豫不决,意志并不坚定,总是希望用步弓和火铳将敌人阻退,吴军和顺军激战两天,逐渐不支,吴三桂由是阵前剃发,请清军入关。

    清军自水门等多处入,一部份步骑沿欢喜岭到北翼城,三万骑兵摆成一个个阵列,类似鱼鳞,时大风刮起,飞沙走石,顺军未能及时发觉异变,待三万清兵顺势而下时,顺军完全不能抵敌。

    历史的过往皇太极并不知道,但摆在他眼前的局面也是很明显的万分险恶。他又看了看远方的大旗,事前皇太极看过地图,知道那里是小岗阜,张瀚就在那里,在其身后是车营阵列,左侧前方是炮兵,似乎商团军炮兵也在调整距离,有不少火炮被推离炮位,往着更前方而来。驼马和炮手拉动和手推着火炮飞速向前,皇太极看到有炮手将小旗不停挥展,然后炮位也是不断的前移挪动着。

    空气中弥漫着浓密的血腥味,想到火炮推近轰击的后果,皇太极这样久历战阵,心如铁石的蛮夷酋长,也是忍不住战栗起来。

    后金一方也有少量缴获的火炮,皇太极往侧后看了一眼,二十多门火炮被分散放列着,半响未打放一发,并且射程很近,汉军炮手担心射中自家阵列,所以迟迟不敢击发。

    炮兵已经不做指望,就在皇太极观望的这一点时间里,更多的女真阵列被铁骑兵摧跨击毁,开始有不少马甲试图绕过商团军的铁骑阵列,但在山海关前的这狭小的战场上,他们几乎是找不到任何的机会,这种举动反而冲乱了自家阵列,人和马混杂在一起,象是一副被污染了的图画。

    皇太极所处地方地势较高,他可以俯瞰整个战场,越是这样,他越是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和虚弱。

    一骑骑塘马在各个阵列中飞驰着,不停的传来满语和蒙古语的叫喊声,皇太极将目光投向汉军阵列,汉军有两万余人,大半散布在欢喜岭到北翼城之间,很多汉军到现在阵列尚未展开,可能是看到了女真人在前方打的并不顺利,汉军摆开的动作相当迟缓,甚至就是在故意拖延。

    只有少量汉军被旗丁裹挟着,和蒙古人一起在攻击北翼城方向的明军,现在北翼城上的白杆兵和少量蓟镇兵已经停止抵抗,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1617简介 >大明1617目录 >正文 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