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32.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
    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①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②。

    一抹晚烟荒戍垒③,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注释】

    ①那畔:那边。

    ②若为情:何以为情,是怎样的情怀。

    ③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戍,保卫。

    【词译】

    戍守的人已归了,留下边地的残堡。

    十七世纪的草原,那些身向云山的身影,留给了吹断马嘶的北风。

    射中过深秋的箭,挂过边塞的铁钉,被黄昏和望归的靴子磨平的晚烟。

    一切都老了,一切都抹上夕阳的锈。

    只有一座旧城,不能再瞭望,不能再系马。

    你黯然地卸了鞍。你的行囊没有剑。

    历史的锁,没有钥匙。

    【评析】

    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与此一首写作同时尚有《沁园春》(试望阴山)、《蝶恋花》(尽日惊风吹木叶)等词作。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故而张草纫在《纳兰词笺注》前言中言,纳兰的边塞词写得精劲深雄,可以说是填补了词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然而平心而论,无论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万帐穹庐人醉,星影要摇欲坠,还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都不过是边塞所见所历的白描,作者本身并没有倾注深刻的生命体验,这类作品的张力无法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同日而语。不过,纳兰的边塞词当中那种漂泊的诗意的自我放逐感的确是其独擅。比如本篇的结尾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真挚。

    下片写愁心、离颜。魂梦不离金屈戌。出塞半年以来,词人梦魂夜驰,飞越千山万水,去和家里的妻子相会。不是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是佳人何处,梦魂俱远,更不是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作者的梦魂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故园和伊人。情痴如此,可嗟可叹。若言魂梦不离金屈戌说的是魂梦飞渡,静夜之怀,那么画图亲展玉鸦叉说的就是对伊凝睇,白日相思。你看他亲自展开的妻子的画图,一遍又一遍地想象她的面庞,以至于发出生怜瘦减一分花的爱怜体慰之语。是啊,最可怜者,莫过于闺中妻子因思念丈夫而玉容憔悴了。纳兰能作此语,堪称千古之柔情人也。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纳兰词赏析简介 >纳兰词赏析目录 > 32.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