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十回 善女人死后登仙 纯孝子病中得药
    第九十回善一女一人死后登仙纯孝子病中得药

    从古钟灵多不偶,闺闱却有高贤。懿徽罄竹不胜传。诸祥皆毕集,

    五福赐从天。寿迈古今臻大耋,仅让舜有华年。承欢孝子且翩翩。

    倚庐成毁瘠,丹药寄神仙。

    ——右调《临江仙》

    常言道:“年年防俭,夜夜防贼。”这两句话,虽是寻常俗语,却是居家要紧的至言。且说这“年年防俭”:做庄家的人,恃着年岁收成,打得盆盆盒盒的粮食,看得成了粪土一般,不放在眼内,大费大用,都要出在这粮食身上。地方官又不行常平之法,偏是好年成,人越肯费,粮食又偏不值钱。一石细米,一石白麦,粜不上五六钱银;蜀秫、荞麦、黄黑豆、杂粮,不上二三钱一石。粜十数石的粮食,济不得一件正事。若是有远见的人,减使少用,将那粮食囤放收藏,遇有荒年饥岁,拿出来粜卖那贵的价钱,人人如此,家家若是,岂不是富庶之邦?这个弊病,江北之地,多有如此。所以北边地方不必连年荒去,只猛然间一年不收,百姓便就慌手慌脚,掘草根,刮草皮,人类相食,无所不至。

    如今要说这晁夫人的结果,且没工夫说那别处的光景,单只说那武城县的收成。一自一从成化爷登基以后,真是太平有象,五谷丰登,家给人足,一连十余年都是丰收年岁。但天地运数有治有乱,有泰有否,当不得君王有道。成化爷是个仁圣之君,所以治多乱少,泰盛否衰。直到十四年上,年前十二月内一连三场大雪。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到了正月,又是三场时雪。《月令广义》里边说道:“正月见三白,田公笑。”一一交一一过清明,麦苗长得一尺有余,甚是茂盛。雨雪及时,地上滋润。一春一耕完毕,棉花、蜀秫、谷、黍、稷、稻,都按时布种,雇人锄田。一一交一一过四月,打到人腰的麦苗,一虎口长的麦穗。农书说道:“谷三千,麦六十,便是十分的收成。”这成化十四年的麦子,一穗中连粒带屑,足足的七十有余。这些庄农人户,看得麦子眼底下即有十二分收成,惟恐怕陈粮压掉了囤底,撑倒了仓墙,尽数搬将出去,减价成一一交一一,单等收那新麦。

    谁知到了四月二十前后,麦有七八分将熟的光景,可可的甲子日下起雨来,整日的无夜无明,倾盆如注,一连七八日不住点;刚得住,住不多一时,从新又下。农家说道:“撺火秀麦也要雨,拖泥秀谷也要晒。”可因一一一婬一一一雨不晴,将四乡的麦子连秸带穗弄得稀烂,臭不可当;蜀秫、棉花、黍、稷、谷、稻之类,着水浸得如浮萍蕴草。夏麦不收,秋禾绝望,富者十室九空,贫者挨门忍饥,典当衣裳,出卖儿一女一。看得成了个奇荒极歉的年岁,百姓们成群合伙,递了灾伤呈状。

    县官惟怕府道呈报上去,两院据实代题,钱粮停了征,米麦改了折,县官便没得伍弄,捺住了呈子,只是不与申报;钱粮米麦,照旧勒了限,五日一比,比不上的,拶子夹棍一齐上。人不依好,这等的荒年,禁不起官法如炉,千方百计的损折,都将本年的粮银完足十分之数。又有本年分的漕米四千三百石,若有为民的县官,将这样灾伤申报上去,央两院题本,改了折一色一,百姓也还可存济。但是改折了,却问何人去要铺仓的常例?问那个要解剩的余米?所以只是按着葫芦抠子。百姓们当不起官的比较,宁可忍饥饿死,不敢拖欠官粮。但是完得粮的,毕竟还是喘得气的人;有那一样只愿死不愿活的真穷汉,连皮骨也都没了,他那里还有甚么漕米与你?起先比较里长催头,后来点拿花户,拿将出去,打顿板子。两三个人连枷枷将出来,一棒一疮举发,又没有饭吃,十个定死五双。满眼里看见的,不是戴枷的花户,就是拖锁的良民;不是烂腿的里长,就是枷死的残骸。

    晁梁在家庭之内,与晁夫人说起这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醒世姻缘传简介 >醒世姻缘传目录 > 第九十回 善女人死后登仙 纯孝子病中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