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称》篇
。百姓斩木艾新(薪)而各取富焉。地亦无事焉。诸侯有乱,正乱者失其理,乱国反为焉。其时未能也,至其子孙必行焉。故曰:制人而失其理,反制焉。生人有居,(死)人有墓。令不得与死者从事。感而极(亟)反,□道不远。臣有两位者,其国必危。国若不危,君曳存也。失君必危。失君不危者,臣故佐也。子有两位者,家必乱,家若不乱,亲臾存也。(失亲必)危,失亲不乱,子故佐也。不用辅佐之助,不听圣慧之虑,而侍(待)其城郭之固,古(怙)其勇力之御,是胃(谓)身薄。身薄则贷(忒)。以守不固,以单(战)不克。两虎相争,奴(驽)犬制其余。善为国者,大(太)上无形,其(次)□□□□,□下斗果讼果,大(太)下不斗不讼有(又)不果。大(太)上争于□,其次争于明,其下(救)患祸。寒时而独暑。暑时而独寒。其生危,以其逆也,敬胜怠,敢胜疑。亡国之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信其□而不信其可也。不可矣,而不信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卖前□以知反,故□□,卖今之曲直,审其名以称断之。积者积而居,胥时而用,卖主树以知与治合积化以知时□□□正贵□存亡。凡论必以阴阳□大义。天阳地阴,春阳秋阴,夏阳冬阴,昼阳夜阴,大国阳,小国阴。重国阳,轻国阴。有事阳而无事阴。信(伸)者阳而屈者阴。主阳臣阴。上阳下阴。男阳(女阴)。(父)阳(子)阴。兄阳弟阴。长阳少(阴)。贵(阳)贱阴。达阳穷阴。取(娶)妇姓(生)子阳,有丧阴。制人者阳,制与人者阴。客阳主人阴。师阳役阴。言阳黑(默)阴。予阳受阴。诸阴者法天,天贵正,过正曰□□□□□祭乃反。诸阴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静,柔节先进,善予不争。此地之度而雌之节也。

    译文

    包罗万象的大道浩广而没有边际,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着。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时候,它好像没有;认识到它的时候,它便随之出现了。一个事物的形质和概念即将产生的时候,它的形状是首先显现出来的。事物的形质出现了,才可据此来给它定名。这样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是需要人们仔细思考的。乱用刑法就必然伤损威严,放纵私刑则有伤法度,不遵循客观规律就会伤损大道。这伤害威严、法度、大道的行为反复出现,其结果就是自身难保,甚至失掉国家。

    用非常规的手段处理特殊的事情,用常规手段处理常规事物,特殊与常规,各有其位,不能混淆。凡出现改变常规超越准度的情况时,那么应付的方法便是谦抑退让、虚静无为。最初改变常规的必有凶祸。依据仪器来测量就不会有误差,依靠仪表来观测就不会迷惑,用法度来治理就不会混乱。作为圣人,不先动、不偏执一己之见,天时未到便不预先谋划、而天时到了也不可失去时机,不谋求索取、而福祥来至也不可放过:总之要因顺上天的法则。做为君主,如果失去天道他的国家就会灭亡;做为大臣,欺蒙主上就会戮死;做为小民,轻蔑上司就会危险。人们心里想要得到的就应立志去完成它,立志想要达到的就应花费气力去实现它。巢居于高树者对风最敏感,穴处于低洼者对雨最敏感,这种对风或雨各自的担忧,都是由它们不同的生存环境所决定的。而对各自的生存环境有明确的忧患意识的就能生存,如果能进一步安然处之的话就能长久;倘不能很好地对待这个问题,便不能自保其身。

    做为帝的大臣,名义上是臣子,其实是他的老师;做为王的大臣,名义上是臣子,其实是他的朋友;做为霸的大臣,名义上是臣子,其实只是临时雇员;流亡君主的大臣,名义上是臣子,其实只是仆人罢了。自以为德能广大的人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黄帝四经简介 >黄帝四经目录 > 《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