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抉隐
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秘密王三昧,如来决定境界等,故惟如来能尽宣说,为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云云,是经之立场与宗旨,巳尽宣说矣。

    觉性本无方圆之相,名为圆者,非方圆之义,以体无不遍曰大,法无不周曰方,用无不俱曰广,又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如虚空无尽,故大,法为规范,依义立名,故方,由体起用,从用得名,义在广博多闻,故广,合大方广之总德曰圆觉。

    觉性本无方圆,觉时未尝生,不觉未尝灭,体无边涯,绝诸分量,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但有隐显之别,姑以隐为不觉,显则为觉,由体起用而大方广之圆觉显焉。

    圆觉之初显曰开始觉佛光,证此如来大光明藏陀罗尼心法时,如黎明微显白光,即非昏夜,自然增进,永无退转,至如日方中,便成大觉,但不可从文字会得,须就自性反观,由经义以反证诸心,上契中道,下合机宜,是名修多罗。

    了义者,决定辞也,佛随人而施,方便说者为不了义,佛如实说法,称性而谈,是第一了义,于此极究竟处,无所谓两可,不假方便,亦无渐次,故云了义,其实了亦属义,义即非了,说了义者,名而已矣。

    经,常道也,以文字般若言,经乃贯义,契义,法义,约实相般若言,经乃众生具足之佛性,圣凡不二之毗卢遮那也。经固由佛说,经已先佛而有,佛固由经出,经必因佛而明,经义若二,其实则一也。

    此经与他经特异处,即开首先表不二,佛与众生,同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光严住持,清净觉地,原来佛与众生,身心本际是寂灭平等,取相而言,似有所别,而相即非相,觉体无异,随体圆遍,圆满十方,其体也,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其用也。极言生佛平等,直入不二门,非证实相者,乌足以语此。

    入者,证也,藏即宝藏,是诸佛众生同具之本源,名法性土,又名常寂光土,惟众生迷暗,有光不能明,有神无由通,即不名入。入者,非出入也。谓智与理冥,楞严经能入圆元,即证入之谓也,但非三昧正受,即无由证入。

    三昧,华言正定,正受。正受者,不受也,言不受一切受,名为正受,如见境而惑,随缘而移,受所缘境,入于颠倒,非正受也,此因不定故。若得三昧正定,自不摇惑,不受一切,并不受亦不受,名三昧正受,此即尘沙德用,发于神通大光明藏,根本不失不坏,永远住持,故曰光严住持。

    神通者,有译为神变,非世之幻变所化,用以惑众之神通也,乃大光明藏之妙用,虽一切诸佛之所自证,亦一切众生之所同具,故是平等法会。又一念不起时,毕竟清净不动,无佛无众,故曰平等本际,惟随缘而兴,染净不一,故曰随顺。

    此经之妙,在直捷顿超,非渐教之分断无明者可比,如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等句,知是即无,何等力量,刹那间放下万缘,立可顿超十他,真百千万劫难遭遇之微妙法也。

    上根人参证圆觉,由理观顿悟,中下根人,则由对治而入,同一不可废修。理观时,观即是事,事修时,何尝离理,故知理事不二,惟先后之间,必假方便。

    佛说法必先破有,说一切俱非,然后再翻有,说一切俱是,使人不执非,不执是,翻身透过此关,有无俱遣,得大自在。

    圆觉经为入佛最有办法之经,如弥勒分,佛层层开示,先断轮回根本,知二障,辨五性,发愿虔修,乃至成佛,切于事修,无不周备,故读金刚经,不如读此经之为易彻了,愿世人多读圆觉经也。

    佛未说法前,先入三昧,极言一切须于未开口前会得,会则不必说,不会则讲经听经,亦属无用,今正不得已耳。

    此经言修,则有三门,曰顿修渐修圆修是也,亦随各人根器而转。

    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圆觉经简介 >圆觉经目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抉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