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安乐行品第十四
【原文】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稀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
欲说是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
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
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
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著小乘、
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
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著五欲,
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
若是人等、以好心来,到菩萨所、
为闻佛道、菩萨则以无所畏心,
不怀希望、而为说法。寡女、处女、
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
亦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
为利杀害,贩肉自活,炫卖女色,
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凶险相扑,
种种嬉戏,诸淫女等,尽勿亲近。
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
无得戏笑。入里乞食,将一比丘,
若无比丘,一心念佛。是则名为
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
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
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
菩萨行处。一切诸法,空无所有,
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
所亲近处。颠倒分别诸法有无,
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
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
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
常住一相,是名近处。若有比丘,
于我灭后,入是行处、及亲近处,
说斯经时,无有怯弱。菩萨有时、
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