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骨相篇
    【题解】

    本篇阐述人的骨(骨骼、形体)相(相貌)能反映人的命和性,故篇名称为“骨相”。

    王充认为从人的骨骼、形体、相貌、声气上,能反映出由气形式的命与性,“性命系于形体”。他把能从一个人身体上考察出其命和性的现象,称为骨相、骨法。认为命与性都有骨法,“非徙命有骨法,性亦有骨法。”只要骨相相似,人的性、命也会相似,“类同气钧,性体法相固自相似。”要是骨相不同,所体现的富贵贫贱、寿命长短以及操行好坏也就不同,“富贵之骨,不遇贫贱之苦;贫贱之相,不遭富贵之乐”,“操行清浊亦有法理”。他还认为一个人只要知骨相,懂骨法,就能察相而知其性命,“案骨节之法,察皮肤之理,以审人之性命”,“见富贵于贫贱,睹贫贱于富贵”,“无不应者”。这种察相知命说,实在不敢恭维。

    【原文】

    11·1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于体(1)。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

    【注释】

    (1)根据文意,疑“候”下夺一“见”字。本书《命义篇》有“寿命修短,皆禀于天;骨法善恶,皆见于体”,《吉验篇》有“人禀贵命于天,必有吉验见于地”,句法与此一律,可证。见:同“现”。

    【译文】

    人们说命难于知道。其实命很容易知道。根据什么来知道它呢?根据人的骨骼形体。人命从上天禀受气一经形成,就在身体上有征候表现出来。只要仔细详察一下表象就能知道命了,就同看了斗和斛可以知道容量一样。表象,说的就是骨法。

    【原文】

    11·2传言黄帝龙颜(1),颛顼戴午(2),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3),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4),周公背偻,皋陶马口(5),孔子反羽(6)。斯十二圣者,皆在帝王之位,或辅主忧世,世所共闻,儒所共说,在经传者,较著可信。

    【注释】

    (1)龙颜:形容面部眉骨凸出、高鼻,象龙的样子。

    (2)颛顼(hu1nx&专须):号高阳氏。传说中上古部族的首领。生于若水,居于帝丘(河南濮阳西南)。戴午:据本书《讲瑞篇》“戴角之相,犹戴午也”来看,疑是头上长了类似角的东西,具体情况不详。

    (3)漏:孔穴。

    (4)望阳:形容眼睛的位置高,不用抬头就可以看到头顶的太阳。

    (5)以上参见《白虎通德论·圣人》。

    (6)羽:通“宇”,屋檐。反羽:翻过来的屋顶。这里形容头顶中间凹陷,像翻过来的屋顶。

    【译文】

    传说黄帝的面部像龙,颛顼的头上长了类似角的东西,帝喾的牙齿连成一片,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舜的每个眼睛里有两个重迭的瞳人,禹的每只耳朵有三个窟窿,商汤的每只胳膊上有两个肘,周文王有四个乳房,周武王眼高可以看见头顶上的太阳,周公旦的背驼,皋陶的嘴像马口,孔子头顶凹陷像翻过来的屋顶。这十二个圣人,大都在帝王的皇位,或有的辅助君主,或有的担忧世事,这是世人共同耳闻的,儒者大家谈论的,而且是在经传上有名的,所以较为显著可信。

    【原文】

    11·3若夫短书俗记(1),竹帛胤文(2),非儒者所见,众多非一。苍颉四目(3),为黄帝史。晋公子重耳仳胁(4),为诸侯霸。苏秦骨鼻(5),为六国相。张仪仳胁(6),亦相秦、魏。项羽重瞳,云虞舜之后(7),与高祖分王天下(8)。陈平贫而饮食不足(9),貌体佼好,而众人怪之,曰:“平何食而肥(10)?”及韩信为滕公所鉴(11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论衡简介 >论衡目录 > 骨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