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八章 人人都想好,为何结果都不好——囚徒困境
学上要文雅一些,称之为合作),就能达成最好的结果;或者换个角度,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也能共同获得最短时间的监禁。这时,问题就变得深刻了:每个人的利己行为,导致的最终结局却是对所有人都不利,只有合作,才能使得大家获得最多的利益,形成所谓的双赢局面——话说回来,这个结论又何尝不直指人性的本质呢?

    如果将囚徒困境和纳什均衡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来,我们会看到在社会、经济、政治、管理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司空见惯的博弈现象。

    在我国,老百姓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电价格大战,彩电、冰箱、空调无一不疯狂降价,以期占据市场。消费者当然是受益者,但是,厂家价格大战的结局却往往构成一个纳什均衡。前面提到了,它就像囚徒困境的结果,损人而不利己,最终是谁都没有钱赚,甚至还濒临破产。价格战对厂商而言无疑意味着自杀。因此,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厂商采取合作的态度,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等方式避免这种没有意义的价格战。

    囚徒困境还适用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说,有些企业很清楚环境污染的危害,也不愿意这么做,但在很多情况下却被迫放弃污染治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作个假设,即政府没有严格的管制,那么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然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果其中一个企业家良心发现,自愿投资治理污染,那么他的生产成本必然增加,从而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最后,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导致破产。由此,所有的企业最终都会进入纳什均衡状态。实际上,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乡镇企业因为盲目发展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就属于这种情况。大家都知道,从长远看,这种纳什均衡是极为有害的,它必将导致个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成为陷入困境的囚徒。而在政府加强了污染管制后,企业都投入了成本以有效降低污染,即在治污上采取了合作的姿态,结果是获得了与高污染时期同样的利润,但是环境却得以大大改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每天学点经济学简介 >每天学点经济学目录 > 第八章 人人都想好,为何结果都不好——囚徒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