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吃大户
烺双手放在额头上,压抑着自己的震惊和兴奋,自言自语道:“五百万亩!五百万亩!现在土地的价格平均是十两银子一亩,五百万亩就是五千万两白银?!”

    朱慈烺明显是对自己所处的这个封建社会了解不够深入。这些勋贵虽然也算是聚敛有术,但是和宗藩以及东南沿海的海商比起来可就小巫见大巫了。

    别的不说,就在此时纵横台湾海峡的郑芝龙,每年收海上过路费就可以聚敛至少一千万两白银。

    还有崇祯十三年被李自成煮了吃了的福王,他一人名下就有四百万亩土地,和勋贵比起来是真正的一节更比六节强。如果朱慈烺要是崇祯的话,肯定第一时间把这些大户们挨个抄家。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太远,朱慈烺喝了口茶水,平复了一下兴奋地心情,问道:“还有吗?”

    陈宝见主子高兴,自己也跟着高兴起来,回道:“勋贵家抄完了,还有涉事的武官呢。不过这些大多是小虾米,而且小爷有过交代,不许株连太广,因此只是抓了各营的营头,抄来了的白银共十三万两。”

    陈宝见朱慈烺对这个数字有些失望,紧接着又说:“另外,我们在京营的粮仓里面发现了五十万石的漕粮。这些漕粮本来是要发给京营的补贴,可是现在京营都没了,这部分补贴,是不是可以收入账上?”

    朱慈烺想了想,起身说道:“漕粮先不要动,你来执笔,替我给父皇写道折子。”

    陈宝不敢怠慢,赶紧备好纸墨。

    朱慈烺背着手在屋子里一边踱步一边说道:“儿臣敬启父皇。京营积弊已久,兵士早已多为杂役,不堪战事。且,京营苦军籍劳役已久,今不若撤销彼辈军籍,改为民户,另其自谋生路。

    另有山东河南军户,每年番上京城,供劳役于天家,今国朝多故,不宜再行大工。儿臣建议,停罢山东河南班操军,改山东河南军户为民户。今后江北军事,可不用军户,全用营兵。念及京营士卒,世代效力,今日一朝遣散,国朝当每户发粮米一石以示恩德。”

    明代的班操军制度可以说是最操蛋的制度之一。

    所谓的班操军制度,原本是让山东河南这两地每年抽调出二十万人左右的军户到京城执行军事任务。

    后来朱慈烺的祖宗们发现,这二十万人在北京城附近呆着也是呆着,不如让他们干点活吧。

    于是乎,这些军户们就被派去修皇陵,修宫殿,修寺庙,修城墙,修水渠。

    关键是,这些工役常常都是以数年为周期,这些军户们也就不得不跟着在北京义务劳动数年。

    而且皇家还非常小气,本来说好了,一年四百万漕粮中有一百五十万给班操军当补贴和军费。后来皇室带头克扣,各家勋贵和督军的文官武将们也跟着贪污,真正到班操军手上的每个月也就几斗米。就这,还都是放的发霉了的陈米,新米早就被通州粮仓的太监们换出去卖钱了。

    这些班操军远离家乡,没有工资,居无定所,营养不良,每天还要从事大量的劳动。好多人受不住,直接就病死累死在了北京。

    有明一代,有不少人指出这项弊政,希望停罢班操军。

    可是这个利益链条上捆绑的利益集团太多了。天家,勋贵,文官,宦官,都在吸食着班操军的兵血。这些人谁也不肯放弃嘴上的肥肉,所谓的改革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朱慈烺知道这项制度之后,第一反应是破口大骂。他骨子里毕竟是现代人,无法接受同文同种的同胞被像奴隶一样压迫。因此他夺权之后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改掉这个黑暗到极致的制度。

    除此之外,同样黑暗的京营军户制度,朱慈烺也顺手一体废除。

    京营不比班操军是外来户,这些人都是北京的市民阶层。自己废了京营军户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晚明太子朱慈烺简介 >晚明太子朱慈烺目录 > 第十七章 吃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