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长得美,怎敢想得也美?
  两宋时期的文学家对崧也有很多描写,范成大的《秋日田园杂兴》里就有说:“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

    北宋后期的大文学家苏轼更爱崧,竟认为大冬天的崧比得上羔羊肉乃至熊掌。

    两宋之际,蔬菜之王还是葵,从春秋战国时期,葵就成为北方的主要蔬菜,《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七月烹葵及菽”,菽是豆,葵便是葵菜,不仅仅是秋葵,这物什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一直到冰河期到来,也就是元代,崧才取代葵成为北方地区蔬菜之王,元代《析津志》里记载崧在北方蔬菜中以位居首位。

    北宋后期的渭州自然是有崧的,只是价格可不便宜。

    李寇隐约记着昨晚吃饭时在饭菜里找到过白菜帮,只是他不知道此物昂贵而已。

    他的解释让呼延灼恍然大悟,不由笑道:“琉璃盏恐怕不能进入民间,便是多一些,年有万盏的产量,那也贵重得很。倘若平民也能用得起琉璃盏,那才是果真不值钱。”

    那没必要,我们的瓷杯并不比玻璃杯差到哪去。

    李寇道:“此后话,我既全权委托马姑娘照应,自然不横加干涉,这琉璃盏怎么卖,价格多少,我都不问,只看最后的结果。”

    这就让马娘子无话可说了。

    她本要问李寇问个章程,可他一问三不说能如何?

    “也好,少君信我,我不负少君美意。”马娘子说完,不由不知该再说什么了。

    李寇也觉着无话可说,他倒是愿意与呼延灼讨论些武艺,请教些兵法,但他与这人也并不熟悉,大略人家也不是很愿意教的。

    三人相对无言枯坐片刻,李寇忽想起要做小本买卖的事情。

    他直问马娘子哪里的店铺合算些。

    马娘子心下轻松许多,连忙问要做甚么用。

    李寇道:“两三月要修城墙,我总不能坐着吃饱了混日子。我有一些做饭的小手艺,想造个小车,沿街叫卖面条,一是做个营生,不让人闲着,二来要考察市场,以到手的数十万钱,再生千百万钱,否则哪里养得起一寸数百口人家。”

    马娘子便问:“少君要做甚么买卖?”

    李寇想了一下才说:“暂且不知,大概是粮食,也许是煤炭,也有可能会有一些小手艺作品,马姑娘有什么教我的吗?”

    听他竟要去叫卖面条,马娘子心里错愕至极。

    她不明白李寇坐拥数十万钱,眼看着又有百万钱入手却要做甚么小本生意的用意。

    不过她聪明至极,稍稍一想便明白了。

    她笑着拍手赞美:“少君真是个明白人,先知晓渭州的物价,由此再决定做甚么营生,这是踏实的计划。只不过少君怕是忘了,国朝有‘时估’机制,若是少君要做面食生意,看面粉价格,只要去看州县的所示榜文,便知一州一县乃至一路的价格,何必亲自打听?”

    李寇听着糊涂,他哪里知道什么叫“时估”机制。

    马娘子不由好笑道:“少君于此也不知,还做甚么生意?唐朝时候,所有的交易均要在官府指定的位置进行,晌午击鼓三百宣布开市,日落则敲钲三百以示闭市。”

    李寇点头道:“这能理解,唐代所用制度乃是坊市制,我曾听说沿街摆摊都不准。”

    “是这样的,彼时官府有‘市令’一职,主管百族交易之事,坊市间一切交易,均以官府定价为本。官府为定物价,每旬对各商品做出估计价格再推行于市,寻常都以商品质量的优劣,定上、中、下三品,这种机制便是所谓的‘三贾均市’,这便是‘时估’机制。”马娘子在商业里很好为人师,她谆谆教导李寇历史知识。

    李寇听完有些失望地道:“这莫不是计划经济吗?这样的制度只怕跟不上市场上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斫宋简介 >斫宋目录 > 第四十七章 长得美,怎敢想得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