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麻烦
公道。

    ”

    闵元启眯眼看了一下,招幌上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盐”字,门头上写着是“张家老店”的字样。

    按大明的规矩,官盐只能在府城和县城售卖,不过现在乡镇村落都有盐卖,主要来源就是小商贩到府城来批发。

    盐行的盐,来源当然主要是世袭的灶户,还有就是他们这些煮私盐的。

    闵元启微微一笑,摇头道:“这家掌柜我记得,和世发你一样,行事精明谨慎,越是这样的人,越怕得罪人,他不会收咱们的盐。

    ”

    梁世发目光一凝,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事情果然如闵元启所料的一样,在杨世达放话之后,这家商行的人是死活也不敢收云梯关的盐货。

    虽然客客气气,但送瘟神般的态度也是令得梁世发和闵元金气愤不已。

    闵元启也有些郁闷,要是淮安这里全都不收,那就真的麻烦了。

    往扬州跑一趟又得耽搁几天时间,他还急着云梯关呢。

    煮盐的工艺可以改良,还有种田的事,闵元启也有自己的想法。

    另外就是打算用身边的人当成骨干,再选一批青壮,认真练兵。

    现在可是崇祯十七年二月了,闵元启不记得京师是何时被攻破的,但料想肯定是上半年,留给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其余的各家盐行,也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态度,友好客气,但盐是坚决不收。

    这一条街三四十家盐行,以淮安一个府城差不多也是极限了。

    扬州那边辐射甚广,盐行数字肯定破百,淮安这里毕竟要差一些。

    走了十来家之后,三人差不多快要绝望了。

    <div

    漕船抵淮安水关,因为李国鼎的提醒,闵元启并没有直接将盐包抬到惯常交易的商行,而是带着闵元金和梁世发先去打探消息。

    】

    闵元启倒不是太担心对方会在淮安府城动手,这里有分巡道衙门,淮安府署,县衙门,因为北方战事的原因,还有一部份从南京派到淮安的营兵官兵,城中几乎到处是官府中人和驻守官兵,一旦起了争执冲突,怕是事情会闹的不小。

    城中的卫所官兵也是极多,不过和闵元启等人一样,属于社会阶层中最下等级的那种。

    除了文官衙门和营兵驻所之外,城中也有大河卫和淮安卫的官衙,虽然卫所败落了,但两个衙门倒是都修的相当富丽堂皇。

    淮安卫有六千户所,兵丁人数近七千人,到万历末实有军丁三千三百零一人,这是二十多年前御史清军的数字,估计还会略有减少。

    守城操练官兵淮安卫有八百多人,这个数字,还不够每个城堞全站一人,所以近来派驻营兵越来越多。

    另外岁造兵器有六千零四十件,屯田七百一十多顷,年税粮一万零五十五石,拥有漕船二百二十三艘,年运漕粮任务是七万石。

    大河卫则是有八个千户所,实有兵丁五千余人,操练守备官兵一千五百三十余人,岁造兵器六千四百件,屯田九百四十九顷,年税粮一万四千多石,拥有漕船三百三十六艘,每岁漕运粮十二万石。

    从数字看来,大河卫的实力是远在淮安卫之上,但闵元启在经过指挥衙门时却是发觉连衙门都没有什么卫所军人站岗放哨,城头上和城门驻守的都是营兵,城中的卫所指挥连家丁也没有养几个,完全失去了任何守备。

    至于岁造兵器两卫加起来一万多件,按国初规定是弓若干,弦若干,刀枪若干,铠甲和盾牌若干。

    每卫加起来有十几万亩屯田,加上大量的余丁,如果操练,兵器,铠甲,屯粮都按国初的布置进行,光是这两卫就完全能够守备好淮安。

    另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谋明简介 >谋明目录 > 第十一章 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