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傍晚
  宋时已经有突火枪,传承不绝,明初也有火器制造,但在一统战争时,弓手还是主流。

    太祖定制的百户,七成以上的弓手,少量的刀牌手掩护枪阵,枪阵再掩护弓手,形成层次分明的近程防御和远程攻击力量。

    此外就是精锐骑兵突击,或是保护两翼。

    宋人是严重缺马,明初时因为明军也有强悍的骑兵,加上有大量的训练有素的步兵,于是从徐达冯胜傅友德,再到蓝玉,都是横扫沙漠,对残元多次大胜。

    到了朱棣时期,国力恢复,大量的火器装配步兵,最终被编成了神机营,也是明军的纯火器部队。

    明初三大营,北京和南京都有神机营编制,一直到此时此刻,南京城中还是有河池营和神机营,原本还有振武营,隆庆时期解散了振武营,恢复大小校场兵营,各营和各卫始终有变化,但两京的神机营则是一直在,也足见明朝君臣对远程火力的重视。

    这也是; 这也是葡萄牙沉船上发现佛郎机和红夷大炮后,大明能迅速仿制的原因,上下俱是重视,知道是军国重器,明末在火器的仿制和运作上是相当出色的,但整个朝廷体制崩坏,上下离心,财政破产,火器也救不了大明。

    眼前的兵器,勉强够编成一个百户。

    闵元启幼学兵学,绝非是门外汉,但他现在对闯军的战术战法,还有明军主力的战术战法,以及清军的战术战法,这些东西均是一无所知。

    按明初时的兵种编组和训练,闵元启心里没底,不知道是否能适应眼下的战事,若苦训出来,连小股的流寇或官兵也敌不过,那就真的成了笑话了。

    ……

    闵元启练了一套拳后,做饭的妇人已经把饭煮好,并且告退离开了。

    月凉如水,四周逐渐安静下来,多半的军户都吃罢了晚饭,各家的心情都挺好,闵元启隐隐听到不少说笑声,还有儿童的嬉闹声传来。

    不过到闵元启吃饭时,各处均是安静了下来。

    偏厢中点了一盏油灯,腊烛是昂贵的物品,闵府中倒是藏着几十根,但只有晚上来贵客时才会点腊,平常时就是用油灯。

    油灯的灯芯泡在油中,点燃久了要剪去一截,屋中才会再复明亮。

    烟气缭绕,熏人眼睛,在这种灯下看书是要将眼睛看坏的。

    闵元启桌上是一大碗二米饭,这种米饭就是一半精米,一半糙米,然后是一份煎鱼,一份摊鸡蛋,再配上腌雪里蕻和腌萝卜条,做饭的妇人是百户里有名的巧手,眼前饭菜光泽诱人,口味适中,咸淡搭配,看起来勾人食欲。

    但闵元启却是不急着吃饭,而是摊开一本书来观看着。

    “纪效新书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闵元启看的还是第一卷的束伍篇,此外还有长兵篇,短兵篇,操令篇,阵令篇,谕兵篇,法禁篇,比较篇,行营篇,出征篇……林林总总内容极为繁多。

    从为将之道,到军法,再到选兵,操练,谕令宣扬,还有平时的军纪,射法,刀法,枪法,金鼓之法,驻营之法,行军之法,林林总总,十分丰富。

    而戚继光的宣讲,语气平实,象是有长辈在你面前絮絮叨叨说个不停,事无巨细,生怕你记不得,一讲再讲。

    闵家这样的将门世家,就算是卫所出身,武器兵书也是不缺的。

    但闵元启并未看到有六韬,吴子,将苑,还有孙子兵法等这些著名的兵法书籍。

    倒是记忆中有一套宋人的武备志,林林总总过百卷,后来因为是宋版书籍,价格不菲,似乎超过百两,在十来年前闵家异常窘迫之时被闵乾礼变卖掉了。

    现在家中尚有的兵书,只有这一套二十多年前版印出来的纪效新书。

    戚继光此书一出之后轰动一时,当时戚帅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谋明简介 >谋明目录 > 第二十章 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