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章 这点破事也想见陛下?
曹操师出无名,而应该先派遣使者向朝廷表奏“终于灭了逆贼公孙瓒”这个功绩,等曹操从中阻挠时,抓住曹操“租塞言路”的罪证,证明曹操是“挟天子”而非“奉天子”,这才好大举进攻曹操。

    只可惜,袁绍自己不尊奉汉室,也不在乎大义名分,没听田丰沮授的。

    所以,这几天接触下来,李素也开始考虑一种可能性沮授如今地位比刘备还高,到底有没有可能利用他的尊奉汉室,最终把沮授拉拢过来呢

    难度很大,但仔细想想,好歹没有之前拉张郃那么难,毕竟算是有一线希望。

    关键在于,沮授并没有当过刘备的直属领导,哪怕沮授目前官职级别高,但双方也是份数同僚。

    这有点像一家大公司里,刘备好比是个研发部副经理,而张郃眼下是正职经理。如果刘备立下奇功,研发出一个能够挽救公司的新技术,最终一步步爬到总监、总裁、董事长,那么张郃肯定是待不下去要跳槽的。

    因为研发部副经理靠研发出头一路当到董事长,那就意味着正职经理无能,是踩着人家脸爬上去的。

    但是,沮授就好比一个销售部经理,虽然目前级别比刘备高,但双方属于不同系统。一个销售老总,当然更有可能接受研发线的草莽英雄崛起、最后当到董事长。

    沮授这条线,还是要继续花功夫结交才对,不该放弃。

    一行人缓缓策马又走出百十米,沮授忽然想起个事儿,追问道

    “不对伯雅,你说你是第一次来雒阳不可能吧,我见过你写的文书,那字明显是蔡伯喈的体。你若是没来过雒阳,又从何处抄学到太学石经上的字体”

    李素听了这个问题,心中也是微微一凛,没想到这点小事,也会留下破绽。

    原来,他后世对于汉朝隶书的字体,也是有所认识的,所以穿越后重新熟悉写字,难免往后世见过的汉隶规矩上靠。而后世流传的汉隶,其实无一例外都是从熹平石经等出处来的,其他的汉隶早就湮灭不存在了。

    但是,在这中平年间,天下其实是有好多家字体的,这些体不仅仅是笔锋、美术上的不同,连通假字都不一样熹平石经刻印时,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在校准通假字,很多字都有六七个版本。

    这就等于说,自从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之后四百多年,其实又有很多民间流传的古字通假写法复苏了,还有很多是这四百年里以讹传讹再生造出来的。

    汉灵帝刻石经,其实又一次起到了“书同文”的作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方刻碑认定正版文字的校准。只是历史意义远不如秦始皇重大。

    李素的书法水平,当然远不如蔡邕,他的字至今还有点歪歪扭扭。

    但因为他写的字所有通假法则都是蔡邕这一脉的,所以沮授只是看他选通假字的规则,就看出他是学过熹平石经的,这才怀疑他到过雒阳。

    李素急中生智,连忙编造理由“是中山督邮的前任书掾,我的授业恩师、胡茂胡先生,生前曾来过雒阳,抄写过太学石碑的体,所以我是跟他学的。”

    沮授闻言,这才没有继续质疑,只是有些起敬“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督邮书掾了,也能如此治学严谨,自备盘缠来一趟京师,只为抄书,花费可是不斐呢。

    可惜了,若是没有遇害,说不定也有机会成为贤良方正之士。既是如此,公事办妥之后,伯雅,你可自行去太学门前瞻仰补正,也算是告慰你恩师在天之灵了。你的字,虽然得了蔡议郎通假之正宗,但笔画实在是太丑了”

    “小子谨记教诲。”这个建议李素倒是很乐于接受,没办法,谁让他上辈子练书法练得少呢。

    抄肯定是来不及的,二十多万字呢,而且抄也不一定抄得美观。但他是后世之人,完全可以用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简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目录 > 第23章 这点破事也想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