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4章 没有反贼杀害朝廷使者,咱就制造一股反贼
    第二天一早,刘焉府上的管事,就先去找了李素,通知他可以提前一天觐见。

    然后又临时去了侍中董扶府上,说刘焉请他过府。

    董扶跟刘焉私交非常好,被刘焉隐隐引为智囊,便如袁绍之于何进。所以刘焉突然相召,董扶也毫不犹豫地欣然前往。

    这个董扶,三国志里几乎没提,但在后汉书方士传里却算第一等名士。

    他是益州广汉郡人士,为当世蜀中头号大儒。早年在成都治学,曾得朝廷三公十次征辟、三次察举为贤良方正、有道博士,他才出山为官。

    董扶的经学水准,在朝中大儒里绝对能排上前三,连卢植、郑玄都远不如他。

    除非卢植和郑玄的恩师马融复活,才有可能压过董扶。董扶辈分很高,今年已经岁,三国志上之所以没名气,是因为他只剩两年寿命,董卓进京后他就老死了

    不过董扶最著名的本事,还是他的谶纬之学。

    也就是夜观星象、解读民谣图谶,预言天下大势。

    他的这项能力,堪称当今天下第一。

    自前些年黄巾贼起、天下大乱之后,董扶多次预言何处将乱、何处安宁,让汉灵帝都刮目相看。

    虽然不敢说他的预言解读100准,但绝对是如今世上还活着的人里,公信力最高的。

    刘焉昨日得了李素提供的把柄,正要再次推动废史立牧,但动手之前,还想跟董扶商量一下具体操作。

    半个时辰之后,董扶乘着轻盖牛车,飘然来到刘焉府上。

    只见他鹤发童颜,清癯瘦削,仙风道骨。一副纯银色的长须垂至胸腹,完全就是星宿老仙的造型。

    他官居侍中,之所以还坐牛车,当然不是因为买不起好马。而是马车过于颠簸,上了年纪的人受不了,慢吞吞的牛车刚好合适。

    刘焉亲自出门百步迎接,礼敬有加,还扶董扶下车。

    两人入内叙礼,随后刘焉就把曹操的介绍信和李素写的东西递给董扶。

    等对方看完后,刘焉就开门见山垂询“董公,今日有一事委决不下,特请您商议。依你之见,如果我等把这个涿郡刘备的事迹宣扬出去,弄得人尽皆知,使朝野议论刺史无主动调兵越境剿贼之权的弊政,可有把握让陛下收回此前成命、准许设立州牧”

    董扶仔细推敲,又问了一些细节“这事儿不好说,得看能激起多大的朝野议论了,而且要宣扬得不着行迹。若是让陛下一眼就看得出,是阁下在幕后推手,陛下定然会怀疑你另有所图。

    另外,纵然陛下因这个由头,允许从此设立州牧。你若第一个请为州牧,也难免惹人猜忌,以为你有割据之心。至少也要先一心为公,举荐几位其他朝野人望的耆宿,先担任那些如今被战乱波及的州的州牧,而后你才能自请万不可为天下先。”

    刘焉捻须细思,觉得董扶之见,果然是持重老辣。

    他真心叹道“我岂有割据之心请求设立州牧,而后外任,也不过是见天下将乱,陛下恐怕也不久于人世,想求一方净土,为汉室宗亲留一股血脉

    虽然陛下如今还未油尽灯枯,但我辈以史为鉴,本朝自光武中兴以来,除了最初的光武、明帝之外,此后历代十帝,从未有寿命超过35岁的。

    先帝刚好35岁驾崩,今上也已32岁,都是自明帝以后,最高寿的天子了,这还得益于他们是外藩入继大统、并非生于深宫、避免了自幼虚纵孱弱。

    如今之势,一旦山陵崩,中枢岂有不乱之理州牧之权虽大,只要陛下坚持只让我等汉室宗亲为牧,正好以藩牧拱卫朝廷、威慑不臣,岂不美哉我有此倡议,完全是一心为了大汉,天日可鉴”

    董扶静静听刘焉吐槽完,不疾不徐接道“太常之忠心,我辈素有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简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目录 > 第34章 没有反贼杀害朝廷使者,咱就制造一股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