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
薛姨妈见贾母不答应,不知道脑子怎么想的,居然把主意打到贾琏身上,写了一封信给贾母,在信里打感情牌,说的非常可怜,哀求贾琏收留薛蟠和薛宝钗。当然不会让贾琏白收留了薛蟠和薛宝钗,她送了一份大礼给贾琏。
贾琏收到薛姨妈的信,也是觉得好笑。也不知道薛姨妈哪里来的信心,会认为他会收留薛蟠和薛宝钗。
在金陵赈灾的时候,薛姨妈请死士刺杀他,这笔账他还没有算。薛家出事,他没有落井下石,已经对他们薛家仁至义尽了,没想到薛姨妈厚脸皮地求他收留薛蟠和薛宝钗。
对于薛姨妈的请求,贾琏自然是拒绝的。虽然薛蟠和薛宝钗可怜,但是他们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贾母本来是拒绝的,但是后来还是贪财了,想把薛姨妈的四十万两银子占为己有。要知道当年王夫人从贾府偷取不少银子补贴王家,一直没有要回来。现在薛姨妈愿意出四十万两银子,贾母说不动心那是假的。
贾府早就不如当年了,这两年入不敷出,如果有了四十万两银子,贾府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贾政也不想白白错过这四十万两银子,一直劝贾母答应这件事情。
贾母就装作半推半就地样子,答应收养薛蟠和薛宝钗。
薛姨妈见贾母又答应收留儿子和女儿,自然是感激不已。
贾政亲自去金陵接薛蟠和薛宝钗,准确来说是去金陵接收薛姨妈的四十万两银子。
在养伤的贾琏听说了这件事情后,只觉得好笑,还有些不可思议。原著里是林黛玉寄养在贾家,没想到现在是薛宝钗寄养在薛家。
以贾府对王家的恨意,薛蟠和薛宝钗去贾府,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以薛姨妈的心机,把一对儿女寄养在贾府,恐怕还有别的目的。
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年纪差不多,长得又好看,让她寄样在贾府,贾宝玉说不定看上她,到时候嫁给贾宝玉,就能彻底在贾府站住脚跟。
其实,薛姨妈把一对儿女托付给贾琏,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贾琏深受皇上的重视,前途不可限量,儿子跟着她,以后说不定也会有一个好的前途。而女儿,如果贾琏看上了女儿,纳女儿为妾,女儿会享尽一身荣华富贵,一生无忧了。如果贾琏没有看上女儿,到时候也会给女儿找一门好亲事,到时候也是一生无忧。
薛姨妈心里清楚,一旦流放,就不会活着回来。在流放之前,她希望一对儿女会有好的安排。
虽然贾琏拒绝了,但是贾母答应了,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差。
贾政收了薛姨妈的银子,就把薛蟠和薛宝钗接回了贾府。
原著里的四大家族,王家满门抄斩,薛家满门流放。剩下的贾家,爵位没有了,变成了普通人,坐吃山空,早晚也会完。现在就剩下史家没事,不过史家这些年也不行了。
这次四皇子造反,有反臣,自然也有功臣,最大的功臣自然是贾琏了。
贾琏救驾有功,差点丧命,隆武帝大为感动,收贾琏为义子,赐贾琏国姓,封贾琏为秦国公。
这一赏赐,在京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文武百官们和京城老百姓们都觉得这个赏赐太重了,就算贾琏救驾有功,但是也不能赐国姓,封国公。
一般封国公,都是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贾琏只是救驾有功,再说身为臣子,救驾是应该的,不能这么赏赐。
御史上奏,请隆武帝收回成命,觉得贾琏没有资格受到这么厚的赏赐。
隆武帝心意已决,驳斥了御史的上奏,对贾琏的赏赐不变。
其实,太上皇原本想收贾琏为义孙,赐贾琏国姓。不过,隆武帝觉得这件事情还是他做比较好,毕竟师出有名。太上皇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