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04 愚者(十一)
因里。只要能够不外出,在村子里安全地生活,他们什么都愿意做。这甚至已经形成了某种顽固的意识形态。

    具体有多顽固呢?打个比方来说……有一片南方蟑螂组成的湖泊,村民们住的地方就是湖心岛。村民们从来不觉得住在里面有什么不方便的,要前往外界也可以,但湖心岛没有船只及其他交通工具,想去外界就只能游到对岸。在这种前提下,村民们对于“去外界”一事,除非是疯了,否则想都不会想。

    当然,这个比喻是经不起推敲的,但多少还是能拿来参考一下。另外,虽然不知道在现实中,是不是真的有人会去游蟑螂湖,可在丰收村里,倒的确有一人去了外界。

    这个人就是格子衬衫的父亲。

    谁也不知道,他在前往外界的时候,对外界怀有什么期待,但从他在数年后回到丰收村重新生活这件事来看,他对外界估计是失望的。不过,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还带回了一个女人,这个人就是格子衬衫的母亲。后者是怀着身孕来到丰收村的,因此很快就把格子衬衫生了下来。

    从小,格子衬衫就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任何事都喜欢刨根问底。其实严格地说,儿童基本上都好奇心旺盛,只是未必能有与好奇心相匹配的家庭环境而已。而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格子衬衫正好就有那么一个接受过系统教育、并且有意识维持儿童好奇本性的母亲,以及赞成此事的父亲。

    随着时间推移,儿童成长为少年,少年成长为青年,他凡是都要刨根问底的性格愈演愈烈,并且对村子风俗的质疑心越来越重,也逐渐地与其他村民发生了更多的摩擦。都说人的性格要看成长环境,这是有道理的。其他村民越是说他,他就越是对抗性地强化这种性格,因此他这个性格,也不能说没有环境的影响。不过他也明白,与村子里延续不知道多少年的陈旧观念相比较,自己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了。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他感觉自己的脑子正在变得越来越怪,或许再过几年,他也会变得和其他村民没什么两样。

    某一天,他终于离开了村子,去城里谋生。

    经过一番好不容易的折腾,他终于在城里获得了容身之地,逢年过节也会回村里去看父母。但是四年前,噩耗传进了他的耳朵里,他的父母在山里被卷入了泥石流,双双身亡了。

    这使得他后来再也没有回过村里,直到上个月的傍晚,他的发小突然给他打了一通电话,说他的父母不是“意外身亡”,而是“遭人谋杀”的。

    *

    我听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有点疑惑,这么封闭的山村,居然还有与外界的通信工具吗?所以我就这点细问了格子衬衫。他点头说,村子里别说是通信工具了,甚至连电都不通。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电,比如说村子里有几个广播喇叭,这些是要用电的。但除此之外,除了天上的雷电,和秋冬季节蜇人的静电,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电力的踪影。村民们的生活方式相当原始。

    那么,这电话又是从何而来呢?信号又是怎么保证的?

    他告诉我,这电话是他在城里攒钱买的卫星电话,还配了太阳能充电器。虽然后者充电效率很差,而且还要看天色,但拿来偶尔通个电话还是足够的。本来这电话是送给他父母,好方便彼此时不时交流感情的,但自从他父母死去以后,这电话就搁在老屋里没动过。他也没把电话转赠给发小,估计是后者擅自去取的,还从记录里找到了他的号码。

    在疑惑解除以后,我示意他继续讲。他先是沉默了下,然后说:“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发小在这通电话里,对我所说的每一句话,虽然句句属实,但究其根本,都是为了索我的命。”

    *

    发小并未在电话里具体说明,杀害格子衬衫父母的凶手究竟是谁、动机为何,而发小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降魔专家简介 >降魔专家目录 > 104 愚者(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