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六一〇章 舆论中心
,毕竟正式散班前还要各自回衙门,有什么要紧事,必须得趁着衙门尚在办公时尽快处理好。
几人到来后,谢迁让次辅梁储主持这次闭门会议。
梁储把这几日来中原地方有关灾情的奏疏当场给几人宣读,因为决口很突然,此番又是十多个县大面积受灾,地方官府很担心后续发生瘟疫,流民乱蹿,带来更大的灾害,因而奏报比较急,重点抓得也很准。
等梁储说完,旁边的李鐩面带担忧之色“河南巡抚衙门如何说的”
梁储道“尚未有河南巡抚的上奏。”
李鐩摇头“这可就奇怪了以往遇到灾情,一向都是河南巡抚先上报,地方奏疏多半只是对上报进行补充,今年有些反常。”
靳贵在旁提醒“如今陛下也在中原之地。”
王守仁紧张地问道“灾情可有影响运河周边”
梁储摇摇头,随即目光望向谢迁“目前看来对陛下北上并无影响,水陆交通皆无阻塞,只是后续若是灾民东去,可能会让陛下碰到,但相信地方官府会努力阻止流民产生,不至于影响陛下归途”
都在等谢迁说话,但此时谢迁却闭着眼,像是养神,又好像是在仔细倾听。
简单的交谈后,李鐩、杨一清和王守仁对情况基本了解,其实谢迁找他们三个部堂来之前,内阁有过闭门会议,只是可能关系重大,必须要由六部相关衙门参与,因为具体救灾举措要落实下去,需要六部尤其是户部协助。
杨一清道“谢老,不知此番需要调拨多少款项往中原按照以往的经验,若是决口超过一里,或者有多处的话,一次恐怕就得十几二十万两银子,若再加上赈灾,可能需要超过三十万两就这还得要看具体情况”
几人都不说话,等待谢迁表态。
谢迁终于在众望中睁开眼,先给杨一清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蹙眉道“现在银子的价值,还能跟几年前相比吗”
只是一句话,就让屋子里几人陷入尴尬。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这几年因吸纳大笔佛郎机白银,使得民间银价下降。
以前朝廷一年能收入二三百万两银子就不错了,但过去这几年光是朝廷府库中就有超过一千万两银子,民间流行的银子也非常多。
谢迁道“银子不值钱,灾区物价腾贵,一下子调拨那么多银子到灾区,能变成粮食还是衣物百姓能靠这几十万两银子吃饱穿暖”
问题抛回杨一清,毕竟杨一清管着户部。
杨一清为难地道“京师粮仓内储粮不足,中原府库空虚,再者过去几年战乱不断,想筹措用于赈灾的粮食太过困难”
在场大臣都熟悉大明的情况,哪怕王守仁只是兵部侍郎,也对民间的情况非常了解他在西北当过几年巡抚,有治理一方的经验,而王守仁镇守的宣府又是西北军粮物资的主要储存地。
现在大明实在太“穷”了,穷得只剩下银子。
这些人都熟悉谢迁的一贯做派,他一向不主张把府库内大批银子放到民间去购买粮食物资,因为他觉得这是与民争利。
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消费刺激生产等,以谢迁因循守旧的头脑,实在是想不出来。
一直默不做声的杨廷和道“若中原调拨困难,只有从西北征调粮草了。”
梁储道“西北也不太平,鞑子有卷土重来的迹象开春后边关受到鞑子骚扰的情况日甚其实还是直接调拨银两最方便,或者朝廷用银子从那些未受灾的地区购买粮食,紧急运往灾区,以解燃眉之急。”
梁储可不管那么多。
在他看来,有银子不用,却非征调粮食和物资,简直是舍本逐末,哪怕灾区真的物价腾贵,可能调拨银子过去会令物价再次上扬,但商人逐利,很快就会组织货源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