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天津1号公墓
仇生死。再者,个别天津人排外,看不起外地来的,管乡下人叫“老坦儿”,是老赶的变音,有说相声的编过一个顺口溜埋汰“老坦儿”,说是“老坦儿进城,身穿条绒;头戴毡帽,腰系麻绳;喝瓶汽水,不懂退瓶;看场球赛,不知输赢;找不着厕所,旮旯也行”,又说“天津卫遍地是钱,不能都让老坦儿赚走”,认为排挤、欺负“老坦儿”是天经地义。咱不能说所有人都这样,那是以偏概全,但过去确实有一部分人这样,并且来说,为数不少。开出租这家的二嫂子,为了门大门小这么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非跟对门卖菜的争这口气儿。

    卖菜的三哥一家,刚开始不明白门大门小有什么讲究,直至看到对门挂上宝剑,卖菜这家的姥姥也不愿意了,谁肯吃这么大的亏?乡下人在“迷信”二字上绝不含糊,翻箱倒柜找出一面八卦镜,钉到门楣上,门口挂铜镜也有讲究,你过来什么全给你原样儿照回去。两家算是斗上法了,你压我一头,我压你一头,天雷勾动地火,麻花就怕拧劲儿的,为此结下了解不开的仇疙瘩。

    常言道:“天燥有雨,人燥有祸。”那个蒸笼般闷热的夏天,天燥人也燥。卖菜的三哥和开出租车的二哥两家斗法不要紧,可给我们挑水胡同灶头大院儿惹来一场大祸,要说惹了多大的祸,好比“安禄山日了贵妃,程咬金劫了皇杠”,这个祸惹到天上去了!

    4

    我们小蘑菇坟挑水胡同灶头大院儿,地名有讲儿。老天津卫以挑水为名的胡同不下十几条,吃挑水也不是住家自己去挑,有专门儿卖水的水铺。每天天不亮,水铺的人将河水或井水打上来,挑到各家各户门口,一挑水收一毛钱,多要再多收。住家洗菜淘米可以直接用,吃水却不能直接吃河里的生水,通常要先倒进水缸,放白矾过滤,再拿竹竿搅匀,烧开之后才能喝。如果说家里来了客人,赶不及烧水沏茶,以往临时烧火点炉子比较麻烦,单烧一壶热水也不值当,那怎么办呢?好在水铺不仅送挑水,铺子里还有灶头,转圈的老虎灶,五六个灶眼儿一齐烧水,从早到晚不断火。谁家要沏茶,打发人拎上铁壶,提前放好了茶叶,到水铺交上五分钱,可以直接打一壶开水。您别看一毛五分的钱不多,架不住喝水的人多,河水是没本钱的,有力气你随便挑,烧老虎灶既不用炭也不用柴,专烧秫秸,秫秸更不值钱,而且水铺雇的伙计多为山东逃难来的老乡,以前劳动力也不值钱,因此说开水铺没有不赚钱的。

    我们这个大杂院儿,俗称“灶头大院儿”,前边直到七十年代还是烧老虎灶的水铺,只不过不是个人的买卖,算是公家开的,等到1978年接通了自来水,打那时候开始,挑水胡同才不再吃挑水,却保留下个挑水胡同灶头大院儿的地名。据传挑水胡同在五行里占个“水”字,灶头大院儿在五行里占个“火”字,水火不能相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迷信的说法,反正有老虎灶的前院儿经常打架,邻里之间相处总不和睦。

    简短节说,开出租车的二哥家在门口挂上桃木剑,原以为占了上风,没想到对门钉了八卦镜,老时年间那叫“照妖镜”,二嫂子让照妖镜照得“吃嘛嘛不香,干嘛嘛没劲”。这娘们儿放起刁来,站在大杂院儿里甩闲话,借着数落孩子指桑骂槐,闹了半天没人搭理她,一生气堵住三哥家门口,跳起脚破口大骂,她是撕破了脸,什么难听骂什么。

    三哥两口子是做小买卖的老实人,又是外乡来的,窝窝囊囊不敢惹事儿,这家的姥姥却不是省油的灯,别看小老太太干瘦,想当年那是“红枪会”的大师姐,战过官军打过东洋,不是吃素的主儿,眼里不揉沙子,八十多了腰板儿笔直。三姥姥坐在屋里听见二嫂子骂到了门前,手里做针线活儿的大剪刀可就抄起来了,布满皱纹的瘦脸一沉:“好个泼妇,欺人太甚,老身八十多岁早活腻了,今儿个豁出这条老命去结识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金棺陵兽简介 >金棺陵兽目录 > 第一章 天津1号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