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解读《楞伽经》第三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三讲

    我们跟《楞伽经》结的缘实际上不是一生一世,因为我们感觉学习佛法的因缘,在自己现在这个感受当中好像是很普通、顺理成章的事,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们观察一个事情的现象的时候,这一个事情现象发生的时候,它有它的一个因由始末。

    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那么深入地去了解,而且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去了解原因、经过、结果,你没有能力去了解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感受,好像觉着这个事挺容易。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我们闻法获得的那种利益,那种感受的大小,跟你的信心、信念那种力量大小全有关系的,而信念力量大小又取决于你事相行为的那个力量的大校

    这里讲的这个罗刹王,包括他这些眷属,首先是渴仰于大乘,我们从前面的偈颂可以知道。什么是渴仰?非常渴望、景仰这个大乘教法,从他的主观因素来说。因为他这种信心,这种信念作为基础,这个信念来自于宿世以来见佛闻法那种熏习的善根力。我们也有,我们过去也听过诸佛讲法,但是我们都忘记了,你忘记的表现就是你不记得过去所听的,但是我们有个善根力,这个善根力是不灭的。

    善根力的表现是什么?你对佛法的那种渴求,对三宝的那种景仰,这种行为发自于自然,就是你发自于心,你自然而然见到佛菩萨那种圣像,见到三宝形象,你有一种欢喜心。信受那种感觉,这就是宿世的善根,就是我们过去世的善根,首先这个证明我们善根力有的。

    善根力具足不具足呢?具足和不具足的相,又如何去体分?这个我们要清楚,不然的话,你不明白什么叫具足,什么叫不具足。

    足是什么?一定要让你现行力有反应、有行相才行,那就叫具足,你宿世的善根力能够影响你现在生活的轨迹发生变化,能够改变你现在这种行为和生活方向,这种力量叫善根具足;如果没有影响,那叫善根不具足,有很多人自己也说信佛,我们也体会得到,但是他那个信不会去有什么具体的行为和做法,他该做他所谓的事情,还要去做。

    比如杀生、吃肉的问题,他还要去做,但是他还自己说他也信佛,这叫善根力不具足,这种人我们见的很多,你怎麽说他没有用,该吃还吃,该喝还喝,用他们那句名言叫什么?不能不信又不能全信,这就叫善根力不具足,他所招致的果报是什么?宿业一定会成熟,过去的善业、恶业统统都要成熟,很难去改变。为啥?因为他不去皈依佛法,他没有真正的依他的善根力去皈依佛法,他没有,这是我们要看的清清楚楚的。

    还有一个善根力差一些的就像B居士那样的,当然她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还稍微差一点在哪?她过去修的福业方面的多一点,但是慧业少一点。福业表现在她懂得去布施呀,这个方面多一点,但是她智慧因少一点,所以你看她脑袋想不清楚问题,容易犯浑。她去做很多善事,也去修很多的功德福报,这也叫善根力的一种具足但是偏差一些。

    慧业多一点,福业不修的也有,像研究佛法的那些人,只是把佛法做来研究,这种善根相千差万别,我们要看清楚。

    我们要修哪一种善根呢?学修解脱道的善根是什么样的?那些都不是解脱道。解脱道的善根是什么?记住,是超越一切世间法的,你如果要是不具足这个善根,你无论是修哪个善根你也解脱不了。

    今天告诉你个明确的观念,你不去熏习解脱种性的善根,那你无论修习什么样的善根,什么戒、定、慧呀,这些东西你都解脱不了,只能说你能生福报,你去修布施也好,你去修慧因也好,都叫有漏为法,有漏善根。你必须得熏习无漏善根,圆满的解脱种性善根,而这种善根只有听闻诸佛自证之法,成熟你完全解脱的种性,这样才能叫善根具足,我们要懂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解读楞伽经简介 >解读楞伽经目录 > 解读《楞伽经》第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