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解读《楞伽经》第三讲
解脱道的善根。

    你看这里讲的,过去这些罗刹包括这些夜叉男女渴仰大乘,而且相信摩诃衍法,摩诃衍是什么?大智慧解脱道,相信这种智慧自证解脱道。首先有这样的信心,有这样的信念,他才能感应得到佛去给他说法,他不是说平常的那种,很简单的去供养供养佛,种种善根,不是那样,我们要听懂这个意思,这个偈颂的意思是要懂的。

    我于去来今,勤供养诸佛,愿闻自证法,究竟大乘道你想获得解脱,必须得成熟解脱种性,就是成熟你解脱道的善根力。如果你没有解脱道的善根力,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学佛无非是做好事,学佛去修福报,实际上那跟佛法没关系,但是你说那些事要不要做?那些事做来你要去回向,回向解脱道,我们这一切的善根力是为了成熟解脱的功德,这种事做来是无量的功德,你不去回向解脱道,你回向的是什么?世间有漏善法的话,有为的善境界、福报、善业,那这个福报就太小了,你做一毫之善你能回向究竟大乘道解脱道思想,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所以愿佛哀愍我,及诸夜叉众,共诸佛子等,入此楞伽城具足解脱种性以后,自然就放下你周围的所有执著,我们成天不要说执著不执著什么的,你看听《楞伽经》有没有业障呢?我告诉你说一定有业障,因为这个《楞伽经》是最上解脱之法,就是解脱道,直接就入本来的东西。

    我于佛菩萨,无有不舍物,乃至身给侍,惟愿哀纳受最宝贵的生命都可以去付出,为什么?这是最上的解脱道,因为最上的解脱道包括身都没有了,你证的是法身,这个业报身可以说不存在的,你可以不用理它了,所以说这个没有什么舍不下的。

    为什么我们升不起来这样的心?因为我们没有那样的认识,这个罗刹王听到过,过去诸佛解释证法身之法,究竟解脱道,所以说他有这样的信念。但是他这样的信念也是要经过熏习成熟才行,他听到这个道理之前,他也不懂这个如何去放下获得解脱,放下就解脱,所以说还有他的眷属,男女夜叉众啊,还有他的宫殿呀婇女都有。正是因为他听过过去诸佛讲过究竟大乘道的解脱思想,他这种信念逐渐地闻熏闻修,这个力量成熟了。

    我们今天在这里也要明白这个道理,今天所成熟的是解脱道的善根力,你这个善念要不断地去闻熏闻修,这是超越一切的,没有一切条件限制的,你不要说解脱成佛一定要有什么条件,没有。

    成佛没有任何条件,成佛不需要任何条件。成佛不是说你要布施多少钱,你要造多少塔,不是那样的。你听到我这话,不是说你要念多少经,是你心觉悟不觉悟,只有这么一个条件,就是说你心有没有觉悟?。

    你的心觉悟了,了无一法可得,你成佛了。你的心不觉悟,你造满充满宇宙虚空那么多的功德,你记住,你是凡夫。这里讲的凡夫和圣人就一个差别,成佛那叫超越凡夫,不成佛你都叫凡夫,听懂吧?这是个绝对的分水岭。

    我们要不明白这个的话,我们就觉得好像修行学佛就要去布施呀就要去念经啊,还要去修福报啊这些东西,实际上我告诉你福报是不需要修的,福报是成熟祂的,是通过外在的事相的熏习,激活你内在的种性。所以说我们做过的所有的事,别管事大小一定要发愿,一定要以愿心来成熟祂。

    愿是什么?是符合道理的,符合诸法平等性空的道理。空性是一切的意思,包容一切的意思,你要符合这个道理,你所做的任何一件善事都要规范到这个道理里头去,那叫回向,这叫究竟义回向。

    这样的话你所获得的福报,也就是《地藏经》里讲的发菩提心回向法界,校量布施功德缘品不是说过吗,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只能三生受乐,于佛法中所谓善事一沙一渧如能回向法界,如何回向法界?这样回向法界,知道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解读楞伽经简介 >解读楞伽经目录 > 解读《楞伽经》第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