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解读《楞伽经》第八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八讲

    楞伽王能够以自证智去远离一切心意意识的分别,而断三相续见,三相续见是什么?就是我们说的根尘识之间的互相作用。一切外道所修行的意义离不开这个所谓的相续见。而如来藏清净法性不是表面意义上的作用。我们认为道应该是有所受,实际上不是那样,道是相的一种本质,本质的就不是相分。

    你只有去理解这个东西,为什么?用一种比喻内自觉悟。你看这里说断三相续见,离外道执著,内自觉悟,入如来藏因为你只有去超越现象的束缚,才能够离外道执著这种见,外道见就是从心外求证一些东西。这就应用到我们学习某一种技术的做法,实际上我们学习某一种技术的做法,这种能力我们是比喻的心能,那就是典型的外道见。

    因为我们在思维心意识时,你得有一个技术作为所对境,然后才能把心能训练出来,实际上这是属于外道的一种修行,但是你能把外道外在形象的执著放下,你取的是内自觉悟;我们不是取的那个见。什么见?比如学一样技术学开车,我们不是执著在开车技术上,我们把能力掌握的时候,你这个能力可以圆融,内自觉悟,觉悟的是你这个能力,而不是开车这个技术好坏,是这么一个分别。

    内道和外道区别是三相续根尘识分别的不一样,你能够断三相续这种认识,不在根尘识这个范围里头再去寻找什么,这就是所谓的断,断掉它,你就内自觉悟,这叫内道;不断就叫外道。什么叫不断?你学东西的时候还要再假设一个因缘出来再学,这就是有学。你总要在心外执著,在心外想一件事情出来,这就叫外道。这个三相续见就没有断,还得用根尘识的分别作用才能所谓学成一件事,这就是凡夫得在缘起法当中成就。

    圣者道就不是这样,不需要,以心能一照了知,所以称为无学,没有根尘识相续的过程。我们学一样东西得用根尘识的作用在相续当中才能会。你得用眼、耳、鼻、舌、身、意去分别执著然后你才学会一样东西,那些圣者则不用。圣者用心,没有执著、分别,一念了知。

    龙树菩萨能把所有天下的经典全部倒背如流,而且他把世上所有的经典看完还不甘心,又到龙宫看到上品华严,上品华严有多少字呢?有一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就是这大千世界有多少粒尘沙,就有多少偈颂。这么多偈颂都收藏在哪呢?可能龙王有电脑。(呵呵)龙树菩萨在龙宫看到的是上品华严。有中品华严,中品华严是一小千世界微尘数偈,下品华严就是十万偈。咱们看到的几本的华严经就十万偈颂。十万偈颂给你背,你能背得过吗?

    凡夫在相续过程之中才能认识一个问题,假我的意识执著,所以说三相续见就麻烦在这里。你断除这个成就的就不一样了。断除这个你叫无学,一念正觉了知。当你六根不分别不执著的时候,你的心体就像摄影机一样,眼睛就像照相机。哪是储存卡?我们的第八识是储存卡。你的第八识有多大储存量?无量无边,称为无量光智。什么都能储存进去,而且点点滴滴不会遗漏的。

    你想吧,你这么多年来的一切不都是在储存吗?储存搬运再用,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但是为什么你的假我意识不能自在,不能完全了知你内存的情况?就是你的假我太执著、太清晰了。实际八识都是平等的,你突出任何一个,别的都显得作用差多了。我们太突出假我意识第七识,你总恋它、总用它,它就最清楚,它的作用最明显。什么都必须你认识了,你才哎呀,我认识了。

    实际上不是,当你的第七识,就是你的假我意识还没有产生所谓的感觉的时候,实际上已经都接触到了,只是你的认识,才感觉会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得道,为什么那么笨的原因。前五识的作用从来没有耽误过,就像平常我们别管认同不认同,接受不接受,你的眼耳鼻舌身意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解读楞伽经简介 >解读楞伽经目录 > 解读《楞伽经》第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