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安乐行品第十四
龙神、阿修罗等,
数如恒沙,恭敬合掌、自见其身
而为说法。又见诸佛、身相金色,
放无量光、照于一切,以梵音声、
演说诸法。佛为四众说无上法,
见身处中,合掌赞佛,闻法欢喜、
而为供养,得陀罗尼,证不退智。
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为授记、
成最正觉。汝善男子,当于来世,
得无量智、佛之大道,国土严净,
广大无比,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
证诸实相,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
闻法为人说,常有是好梦。
又梦作国王,舍宫殿眷属、
及上妙五欲,行诣于道场。
在菩提树下、而处师子座,
求道过七日,得诸佛之智。
成无上道已,起而转法轮,
为四众说法、经千万亿劫,
说无漏妙法,度无量众生。
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
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讲解】
安乐行亦即菩萨行,菩萨身心皆能安居于菩萨道上,并乐于行菩萨道。前面法师品、提婆达多品及劝持品都是很重要,这一品更重要,何以能安乐呢?坐如来座,著如来衣,入如来室,修安乐行,乃行菩萨道必经步骤。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後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当尔之时。文殊师利是梵语,中译为「妙德」或「妙吉」,因此菩萨出世时有十种祥瑞。他修菩萨行时不妄语、不杀生、不偷盗,谨守戒律。何以证明他严守戒律而不偷盗呢?有一次,他对其他菩萨说:「我自发心修行以来,严持不盗戒,所以现在没有人偷盗我所有的一切。不但没有人盗取我所有之物品,纵然我将珍宝置于路上,亦无人来拾取。」听者不信,要以实例试验证明文殊师利所说是否真实?文殊遂把一颗贵重之宝珠置于城门前路中显眼处,为期三日,试验是否无人来拾取?此处行人熙来攘往,络绎不绝。果然,三日後宝珠仍在原处,各菩萨始相信文殊师利菩萨往昔实在清净持盗戒,故今生没有人来偷他的东西。
文殊师利菩萨有大智慧。他从开始行菩萨道以来便勤修般若,所谓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般若,故得大智。释迦牟尼佛未成佛以前曾随妙光法师学佛,妙光法师亦即文殊师利菩萨。故人修行受戒後,必须严守戒律,若不谨守戒律,将来成道之果亦不真实。吾人应效法文殊师利菩萨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认真遵守五戒。
「法王子」,佛乃法中之王,天中天,圣中圣。菩萨则为法王之子,故谓「法王子」。「菩萨摩诃萨」,「菩萨」是半梵语,具足为菩提萨埵。菩提即觉,萨埵即有情,译为觉有情,善能觉悟一切有情。此菩萨亦是在有情中之觉悟者。「摩诃萨」即大,意谓文殊师利菩萨是菩萨中之大菩萨。初发菩提心的菩萨信心不够坚固,容易退失菩提心,如舍利弗行菩萨道亦然,初发菩提心,遇考验即退转。昔人有偈云:「鱼子奈摩罗,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如期结果少。」奈摩罗是出产于印度的一种植物,开花多结果少。鱼产卵亦多,孵化成鱼者少。故以鱼子及奈摩罗,譬喻初发心菩萨众多,但稍遇考验则退缩不前。文殊师利大菩萨对佛说:「世尊!现在您面前发大誓愿的诸菩萨甚为难能可贵。他们皆敬重顺从佛而发大誓愿,于五浊恶世中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之苦行,于後世时代护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