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盐法
一倍,这个生意要是不接下来,朱万春感觉自己愧对祖先,也同样会愧对后人!

    盐商生意,那可是世代相传,掌握的盐窝灶户的多少决定了盐商家族的家底有多厚实。

    只要有盐便一定卖的出,只要有盐就有赚,这年头说是私盐泛滥,但民间的盐肯定是供不应求,甚至价格也并不一致,有的地方便宜,有的地方就相当昂贵,一直到民国时期,四川和云贵一些地方盐价都相当昂贵,普通人是吃不起盐的。

    朱万春也是沉声道:“不知道闵大人打算用什么做晒盐场,打算造几处,费用要几何?”

    “一处盐池不宜太大,二三十亩地就足够了。

    ”闵元启道:“一个坎池要有十人,我打算先造一个盐池,十个坎池,晒池不必用瓷或瓦了,就用青砖也是一样。

    所费者,人力小工和青砖,一池要二三十两银,十池三百两银便足够了。

    ”

    这笔钱确实不多,三百两银在民间来说也就是十五户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够三十户生活温饱一年时间。

    但这笔银,还不够在秦淮河浪荡十天,一个名妓,初次见面从上到下的赏银最少十几二十两,买给姑娘衣裳最少五十两,再送点头面首饰又是几十两,摆酒设席几两银又没有了,秦淮名妓,这种水平的开销还算是中下水平,还不算真正头等的花销。

    士大夫买字画,古董,一掷千两也是等闲事,造个花园修个池塘亭阁,一次几千两上万两也不稀奇。

    至于人参东珠皮毛等奢侈品,价格也是相当昂贵。

    这个世界,贫富差距随着隆万开海变得更大的,贫者如北方西北的农民,吃观音土啃树皮,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富者便是江南的官绅海商盐商们,可以一掷万金只为搏美人一笑。

    而闵元启就是贫富阶层中那个贫困阶层中的一员,他好歹还有二十来两存银,闵元金和梁世发,还有杨志晋和高存存,闵元忠等人,加上普通的旗军,把总旗下所有人的家产都搜刮出来……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百两银子。

    若算上那些各人名下的薄田,茅草屋,加起来是能凑起三百两,但那些盐碱地和破草屋谁会发了失心疯跑来购买?

    闵元启不至于被一文钱难倒,但这三百两他还是照少了算的,砖价不便宜,大量的蓄水池需要的砖是海量的数字,另外大工小工的工价也不便宜,还得包吃住……三百两是委实不能再少的数字了。

    <div

    闵元启呵呵一笑,这姓朱的还真有趣,见面就是一重考验啊。

    闵元启不动声色的道:“闵某的志向是叫麾下的几百人都能吃饱穿暖,倒是叫少东主见笑了。

    ”

    朱万春饶有兴致的道:“在下知道闵大人带了六千多斤盐来,值得五十两银。

    以闵大人现在的部属来说,最少有三百多人,若成了正式百户,则旗军一百多户,一百户五六百人最少,一个多月五十两银,杯水车薪啊。

    未知闵大人下一步的打算如何,在下愿听其详?”

    闵元启在码头与杨世达一伙打起来,无非就是要省十两银,朱万春不相信眼前这人就是为了十两银拼命的人,若闵元启的格局志向就是如此,那么表现的再优秀也不值得认真对待。

    眼前这一顿酒席之后,便再也没有然后。

    “闯逆往京师去,大势将乱。

    ”闵元启想了想,沉声道:“我等卫所旗军,不能如营兵那样上阵,但最少要有自保之力。

    旗军要练,要造军械,首要在得粮。

    煮盐这一块,一年几百银,人均不到一两,实在太少。

    所以杨世达那一份我不会再给,还要想办法多赚一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谋明简介 >谋明目录 > 第十三章 盐法